中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1)確定總容積的計算公式
曝氣沉淀塘各池在每個工作周期內,不完全處于好氧態,部分時間處于厭氧沉淀狀態或缺氧態。塘內生物污泥及生物膜是以好氧菌、厭氧菌、兼性細菌和硝化菌等組成的自養菌的共生體。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水中的污染物附聚在微生物表面,并在交替出現的不同環境條件中,各自發揮不同的凈化功能。同時考慮到該曝氣沉淀塘是按延時曝氣法或接近延時曝氣法的污泥負荷運轉,曝氣或生化反應時間比常規的活性污泥法高出2倍左右,而在這樣場的時間內污水碳化和硝化反應都可以是比較完全的。因此,曝氣沉淀塘總容積(V)的計算公式可以簡化為:
V=24·Q·C/FV·1000
式中 Q——污水設計流量,m³/h;
C——進出水COD濃度之差,mg/L;
Fv——COD容積去除負荷,kg/m³·d。
(2)確定需氧量和供風量的計算公式
O2=(1.5COD+4.5NH3-N/100)Q Gs=O2/1.293*0.231*Es
式中O2——總需氧量,kg/h;
Gs——鼓風供風量,m³/h;
Es——曝氣器氧轉移效率,%;
COD——進出水COD濃度之差,mg/L;
NH3-N——進出水NH3-N濃度之差,mg/L。
1.5和4.5分別為延時曝氣法去除1kgCOD和NH3-N(扣除反硝化的增氧量)的需氧量的經驗數據。
1.293和0.231分別為空氣的體積質量和氧的質量系數。
(3)自控系統
曝氣沉淀塘一般設一套定時自動控制系統,按設定的時間間隔控制系統,按設定的時間間隔控制進水閥門、進風閥門和出水溢流堰的啟閉和切換。在自控系統出故障或受沖擊負荷時,可切換到手動遙控系統。對污水水質和水量波動很大的曝氣塘,為提高運行的穩定性和降低動力消耗,也可設置曝氣供風量的自控系統,根據在線儀表出水溶解氧和COD等指標變化,調節悶曝池的供風量。
(4)曝氣塘的工藝設計
a.好氧態時段與厭氧態、缺氧態時段的比率:為保持塘內硝化菌的活性,沉淀厭氧態的時間不超過2.5h,整體上好氧態時段與厭氧態、缺氧態時段的比率大致保持在3左右。
b.進水口與出水口的位置:每座曝氣沉淀池的工業污水進水口均布置在前半池,程控可變的工業污水進水口與出水口之間始終隔著串聯的3#、4#池和1.5間曝氣沉淀池。生活污水的進水口設置在3#A、4#A池。
c.均勻布水設施:各曝氣沉淀池的進水處與出水處分別設置配水渠和橫向布置的、有多個淹沒孔的出水渠,淹沒孔的水平位置為水下1m。生活污水進水的均勻布水設施為多根進水支管,各直管出水口均處于3#A和4#A池的池底。
d.水利控制設施:整個曝氣塘為重力流,4座曝氣沉淀池出水渠的的溢流堰各設置2~3個可調試出水溢流堰,堰的調節高度為0.4~0.5m。進水處至出水處的水利坡降應控制在0.3m以下,以避免進水池處于關閉狀態的調節堰溢流出水,導致污泥流失。
e.曝氣塘的有效尺寸:總有效面積150mx40m;水深4m;長方形6座曝氣池每個池的平均有效尺寸40mx25mx4m;總有效容積24000m³。
f.曝氣設備和曝氣器的布置:鼓風機采用壓頭為4.9m的離心式鼓風機3臺,供風能力120m³/min的2臺。60m³/min的1臺。
曝氣器選用充氧效率較高的微孔曝氣軟管和膜片微孔曝氣軟管和膜片微孔曝氣器,均布于各曝氣池池底。
Copyright © 2011-2025 ep47.cn 中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ICP備15011360號-1